咱们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攒钱,想给家里添置一辆车,本是件开心的事。
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,兴冲冲地走进汽车销售店,本来心里盘算得好好的预算,怎么谈到最后签合同时,这费用那费用加起来,总价愣是比预期高出好几万块钱?
感觉自己每一步都挺小心的,可还是像掉进了精心布置的圈套里,被销售人员那些听起来特别有道理的话绕得晕头转向。
这钱到底花哪儿去了,又该怎么才能守住自己的钱包呢?
今天咱们就把这买车过程中的门道,掰开揉碎了,用大白话好好聊清楚,让大家以后买车心里能有个底。
首先,咱们得戳破那个最诱人的泡泡——所谓的“裸车价巨额优惠”。
销售顾问最常用的一招,就是一上来就给你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低价,比如“这台车指导价20万,今天我们做活动,裸车给您优惠3万,17万就能开走!”听着是不是特别心动,感觉自己运气爆棚,捡了个大便宜?
先别急着高兴。
这往往只是一个开始,裸车价就像是那个香甜的鱼饵,真正等着你的,是后面一长串的“附加费用”,销售人员就是要通过这些费用,把裸车上“亏”的钱,加倍地赚回来。
这里面第一个小花招,就是“低开发票”。
销售可能会很“体贴”地跟你说:“哥,我帮您把发票金额开低一些,比如开成16万,这样您交购置税的时候就能省下一笔钱。”听起来是为你好,但实际上这里面藏着两个大问题。
第一,购置税是根据发票上的不含税价格乘以10%来计算的,也就是发票价除以11.3。
虽然表面上看,发票金额低了,税确实少了,但现在税务系统很智能,它会对每款车型设定一个最低计税价格。
如果你的发票金额远低于这个标准,系统会自动按照那个更高的最低价来给你核算税费,你折腾半天,可能一分钱都没省下,白高兴一场。
第二,也是更关键的一点,这张购车发票是证明你车辆原始价值的最重要文件。
几年后,当你想把车卖掉换新车时,二手车商评估车价,第一个就要看你的购车发票。
一看,哟,这车当年才花了16万买的,那估价的起点自然就低了。
你当初为了“省”那一两千的税,在卖车的时候可能会因此多损失好几千甚至上万块钱。
这笔账,里外里一算,亏的还是自己。
说完了发票,再来看看那些五花八门的杂费。
最常见的就是“上牌服务费”。
你自己去车管所办理上牌,所有工本费、手续费加起来,撑死了也就一百二三十块钱。
可到了销售店里,他们张口就是2000元,有的甚至敢收到3000元。
这中间巨大的差价,没有任何技术含量,纯粹就是他们收取的服务利润。
还有那个“贷款金融服务费”,更是个重灾区。
一般来说,这笔费用在贷款额的1%到2%算是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范围,如果一台十几二十万的车,手续费要你交五六千甚至更高,那基本上就是在收“智商税”了,这个钱必须得理直气壮地往下砍。
另外,还有一个叫PDI检测费的项目,也就是新车交付前的检查费,国家早就明令禁止向消费者收取这个费用了,这是经销商必须履行的义务,如果合同里出现这一项,你可以直接指出来,要求划掉。
除了价格本身,还有一个利润大头,就是保险。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销售斩钉截铁地告诉你:“我们这是硬性规定,贷款买车,第一年的保险必须在我们店里买全险。”甚至有的会威胁说,不在他们这买保险,车就不卖给你。
他们为什么对卖保险这么执着?
因为这里面的利润实在太丰厚了。
你可能不知道,你交的每一笔商业险保费,保险公司都会给销售店高额的返点,这个比例在行业里高的能达到45%以上。
这是什么概念?
你花8000块钱买了份保险,可能就有3600多块钱直接进了销售店的口袋。
所以,当销售给你报出一个高昂的保险费用时,你完全有底气去和他们谈判。
你可以直接挑明,我知道你们有返点,要么把这部分返点以现金或者油卡的形式返还给我,要么就直接在车价里扣除。
之前就有位朋友买本田雅阁,一开始保险报价8500元,经过一番据理力争,最后不仅把保费谈到了5000元,还额外争取到了2000元的超市购物卡。
而且,所谓的“全险”也并非全都要买。
交强险是国家强制的,必须买。
商业险里,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(这个建议保额买高一点,比如200万或300万,以防万一)是核心保障,也很有必要。
但像盗抢险(现在城市里到处是监控,整车被盗的概率极低)、划痕险(一点小划痕报保险,来年保费上涨,得不偿失)这些,实用性并不强,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省掉。
再聊聊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坑,就是用库存车冒充新车卖给你。
销售会拍着胸脯保证,车是刚从厂家生产线上下来的,绝对新鲜。
但实际上,这台车可能已经在某个露天停车场风吹日晒大半年了。
辨别的方法其实不难,你只需要像个侦探一样,在车上找几个关键信息。
第一个是看轮胎,轮胎侧壁上有一串以“DOT”开头的编码,在编码的末尾有四位数字,比如“3223”,就代表这条轮胎是2023年第32周生产的。
第二个是看全车的玻璃,每块玻璃的右下角或左下角都会有一个生产日期标识,通常由数字和黑点组成,数字代表年份,比如“3”代表2023年,黑点代表月份,可以结合轮胎的生产日期,大致推断出这台车的总装下线时间。
行业内普遍认为,出厂日期超过半年的车,就算是库存车了。
发现是库存车怎么办?
别生气,这反而是你继续砍价的好机会。
你可以明确告诉销售,这是库存车,价格上必须要有更大的优惠。
同时,在提车前,必须要求他们免费为你更换全新的机油、机滤和电瓶,因为长时间停放,这些油液会老化,电瓶也容易亏电,这些都是你应得的权益。
前面说的一切,如果没有落在纸面上,都可能成为空谈。
最重要的环节,就是签订购车合同。
可以说,90%的陷阱都埋在合同的补充条款里。
销售的口头承诺再好听,签了字就概不认账。
所以在签字之前,一定要把合同的每一个字都看清楚。
并且,要主动要求在合同里加上几条保护自己的条款,比如:“卖方需保证交付车辆为全新车辆,非库存车(出厂日期不超过6个月)、运损车或展车,如不符,买方有权拒绝提车,订金需全额无条件退还。”“买方有权自主选择保险购买渠道及险种,卖方不得强制。”“合同内所有赠送的装潢精品,需明确品牌、型号,并保证质量。”像那种价值八千一万的“装潢大礼包”,成本可能就几百块钱,而且合同里一旦写了“不退不换”,你就只能吃哑巴亏。
所以,提车当天,最好全程用手机录像,从检查车辆外观内饰,到核对合同、票据,保留好所有证据,以防后续发生纠纷时有理说不清。
最后,我们来谈谈贷款买车里的“数字游戏”。
“0利率”、“0首付”、“月供仅需1999元”,这样的宣传口号听起来实在太美好了。
但实际上,金融机构不是慈善机构,它们总要赚钱。
所谓的“0利率”,往往是把利息换了个名头,变成了高昂的“金融服务费”或“手续费”,在你办理贷款时一次性收取。
比如你贷款10万元分3年还,他们告诉你没有利息,但要收8000元的手续费。
你实际拿到手的钱只有92000元,但你每个月还款却是按照10万元的本金来计算的。
这样算下来,真实的贷款利率可能高得惊人。
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“内部收益率(IRR)”,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一些小工具,输入贷款额、手续费、期数和月供,就能算出这笔贷款真实的年化利率。
记住一个参考线,如果算出来的利率超过了14.8%,那就可能涉嫌高利贷了。
在签订贷款合同时,还要特别留意一条,就是关于提前还款的规定,一定要争取“可以随时提前还款,且不收取任何违约金”的条款,这样万一你将来手头宽裕了,可以提前结清,避免支付后续不必要的利息。
垒富配资-股票查询网-温州配资公司-配资放心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